夜幕下的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流光勾勒出灵动轮廓。10月21日21时30分,随着深圳市麒麟中学与深圳第二实验学校的青少年女篮队员们完成最后一次攻防,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篮球(女子22岁以下组)南山赛区测试赛落下帷幕——这标志着深圳市南山赛区承办的田径(马拉松)、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篮球(女子22岁以下组)三大竞体项目测试赛已全部圆满收官,更意味着全省最后一项全运会测试赛圆满完成。从深港跨境马拉松的“优化线路方案”,到排球的“全要素演练整改”,再到篮球的“智慧场馆首秀”,南山以“一赛一打磨、三赛连进阶”的节奏,为11月正赛筑牢了实战根基。
篮球测试赛
篮球测试赛
赛场实战:三赛连验,从“跨境探索”到“智慧收官”
2月23日,南山圆满完成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测试赛,并根据测试赛情况优化线路方案。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由深港联合承办,是本次全运会仅有的两个跨境项目之一(另一个是珠海市承办的公路自行车项目)。8月30日,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测试赛接棒登场,工作人员参与全流程演练,不仅完成注册、竞赛组织等核心工作,更模拟了“大巴故障”“运动员不适”“观众冲突” 3类应急场景,赛后梳理的20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为跨区办赛积累了协同经验。
在深圳湾体育中心的女篮U22测试赛,则成为三场测试赛的“压轴检验”。
篮球测试赛
篮球测试赛
从运动员更衣室的物资摆放,到技术台的设备调试;从观众入口的检票流程,到赛后的混采准备——这场测试赛的每一步,都精准对标11月8日至16日的正赛节奏,当现场播报员念出参赛队员姓名时,清晰的声浪穿透赛场,提前唤醒了“全运氛围”。
深圳二实的11号选手钟欣霖十分兴奋地告诉记者:“虽然这是一次测试赛,但是现场的氛围特别好,让我们充满激情,更加全力以赴。”麒麟中学10号选手卜子嫣也对场地的感受十分良好,”场地很好,比赛起来非常舒服。”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南山赛区委员会竞赛部工作人员王静伶说:“10月21日的测试赛,我们全面检验了赛事组织、场馆运行、后勤保障、安全应急和志愿服务的整体流程与规范。王静伶强调,南山区对此次赛事高度重视,从筹备到执行全程“全力以赴”,竞委会统筹下的各处室“分工明确、协同高效”,为正赛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次测试赛,我们共有70名志愿者来自深圳大学,覆盖23类岗位,从竞赛辅助到观众服务,再到医疗支持,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十五运南山赛区委员会志愿者部志愿者主管许牧楠说道。志愿者欧阳昕妍也告诉记者作为深圳的大学生,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备感荣幸自己倍感荣幸。她说:“最大的感受,既是合作的‘合’,也是和美的‘和’。”
场馆焕新:五大亮点解锁“春茧”新内核
作为十五运会南山赛区核心场馆,深圳湾体育中心自2011年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承办多项高端赛事,包括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2019年WTA年终总决赛、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深圳赛区比赛、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以及2025年至2027年连续举办的比利·简·金杯女子网球总决赛。
篮球测试赛
改造工程自2024年7月30日启动改造,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围绕“智慧、绿色、人文、夜景、赛演”五大核心亮点推进,目前核心保赛工程已通过省、市执委会验收,品质提升工程整体进度达99%,昔日的“春茧”正悄然蝶变。
智慧是其最亮眼的“新基因”。深圳湾体育中心在智慧场馆建设上多点发力,通信与指挥系统双轨并进:通信层面实现 5G 信号全场覆盖,重点区域更部署 WIFI7、5G-A 等前沿技术,可同时满足 6 万用户通话与上网需求,场馆通信容量得到大幅提升;指挥层面则搭建 “圳智慧” VOC 赛事指挥平台,构建场馆保障、城市保障、赛事保障及专项保障四大业务专题,不仅围绕赛事运行与日常管理需求,接入客流监控、物联感知等场馆数据,还联动市 MOC 平台导入城市保障相关数据,为平台应用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撑,最终实现赛时 “一张图指挥、一体化调度”的高效管理目标。
绿色是其贯穿始终的“底色”。场馆内布置光储超充、车网互动设施,着力打造近零碳排放区,既满足赛事期间保障车辆的快速充电需求,也为赛后向市民开放绿色能源服务埋下伏笔;而人文关怀的升级,更让“春茧”有了“温度”——新增的无障碍席位、升级后的母婴室等每一处细节都诠释着“全龄友好”的理念。
夜景与赛演功能的提升,则让“春茧”成为湾区新地标。海之门一侧的3D裸眼屏幕与全息透明屏幕已全部安装到位,屋顶与大树广场的灯具安装完成90%,泛光照明系统开启时,“化茧成蝶”的光影在夜色中流转;改造后,场馆承办篮、排、乒、羽、网五大球顶级赛事的能力显著提升,未来不仅将承接十五运会女篮 U22 决赛,更将成为国际高端赛事的 “深圳主场”。
城市护航:全链条保障彰显“南山担当”
测试赛的顺利推进,背后是南山区“一盘棋”的城市保障体系在发力。作为全市首个组建区级赛委会、首个完成场馆专项验收、首个实现“1(综合保障部)+6(综合协调组、电力保障组、交通保障组、文明观赛组、医疗保障组、食品保障组)”实体化运作的行政区,南山早已将赛事筹备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织就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保障网。
交通保障上,南山建立跨区联动机制,提前踏勘场馆与酒店的通行流线,明确上下客点位置,测试赛期间未出现道路拥堵;医疗保障组赛前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几十名医务人员在场馆内设置专属医疗点,确保突发情况 “分钟级响应”;900名来自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学等高校的志愿者已完成通识培训,他们也即将成为赛场边的“青春力量”。
城市氛围的营造,更让“全运热度”融入城区肌理。深南大道、北环大道等道路旁,1500余面十五运道旗迎风招展;公交站台、地铁灯箱上,500面赛事宣传画传递着运动激情;全区100余块户外电子大屏滚动播放赛事海报;深圳湾体育中心、人才公园周边的地标楼宇亮灯展示赛事标语,“流动化、沉浸式” 的氛围让市民仿佛提前触摸到十五运会的脉搏。此外,深圳湾片区城市照明品质提升工程已临近完工,“春茧”与“春笋”交相辉映的亮化效果,将在正赛期间成为湾区夜景的“点睛之笔”。
以赛验练:为正赛蓄势,为城市赋能
随着女篮U22测试赛落幕,南山赛区三大竞体项目的“测试阶段”正式画上句号。三场赛事不仅检验了场馆设施、赛事组织、城市保障的硬实力,更积累了“跨境办赛”“跨区协同”“智慧赋能”的宝贵经验——马拉松测试赛的线路优化方案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排球测试赛的应急流程成为参考模板,女篮测试赛的智慧场馆运行模式将在正赛中完善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女篮的这场测试赛,既是“春茧”改造成果的“首次亮相”,更是南山从“筹备阶段”迈向“实战冲刺”的关键一跃。南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测试赛复盘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赛事指挥机制、完善场馆设施细节,让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正赛检验”。
从场馆改造到城市保障,从赛事筹备到氛围营造,十五运会的“南山实践”始终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不仅通过改造升级为市民留下可长期使用的“体育遗产”,更以赛事为契机优化城市功能,让“办赛”与“兴城”同频共振。当11月的全运圣火点燃,“春茧” 将以更完美的姿态,向全国展现深圳的体育实力与城市魅力,为粤港澳三地合办的十五运会书写“南山答卷”。
链接:
十五运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盛大举行。作为核心承办城区,深圳市南山区将承办田径(马拉松)、篮球(女子22岁以下组)、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3项十五运会赛事。其中,田径(马拉松)正赛将于2025年11月15日在深圳、香港两地开跑,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篮球(女子22岁以下组)正赛将于2025年11月8日至16日在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馆、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同步举行;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正赛则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18日在南山文体中心、龙华文体中心同步举行。届时,全国顶尖运动员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舞台展开高水平竞技。
(陆小青)
股票配资论坛资料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