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中医范畴多归属于“痞满”“胃脘痛”,临床以脘腹痞闷、胃脘隐痛、纳差乏力、便溏或便秘等为主要表现,其病机核心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因素导致脾胃受损,日久则会出现气虚、气滞、血瘀等病理变化,进而损伤胃黏膜,引发萎缩性改变。以下为大家介绍3个在保护胃黏膜、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具有显著疗效的经典中成药。
图片
一、补中益气丸: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护胃膜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若表现为脘腹痞满,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多属脾胃气虚证。此证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劳累过度或久病耗伤脾胃之气,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胃黏膜失于气血濡养而发病。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胃黏膜失去滋养,同时脾气运化失常,易致气滞、食积等病理产物积聚,加重胃黏膜损伤。补中益气丸以“甘温除热、补中益气”为核心功效,恰好契合此证的治疗需求。
方中重用黄芪为君,黄芪甘温,入脾肺经,擅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能从根本上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为胃黏膜修复提供物质基础;辅以人参、白术、炙甘草,三药均为健脾益气之佳品,与人参配伍,可增强补中益气之力,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气为血之帅,气虚日久必然导致营血亏虚,故加入当归养血和营,与黄芪、人参合用,实现“补气养血”,进一步滋养胃黏膜;陈皮理气和胃,可防止因大量补气药导致的“补而不滞”,保证气机通畅,利于胃黏膜的气血供应;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助君药提升下陷之中气,恢复脾胃升降之职,甘草则调和诸药,使整个方剂协同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中益气丸具有多重作用机制:一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胃黏膜的防御能力,减少外界刺激对胃黏膜的损伤;二是抑制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该方对Hp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减轻其对胃黏膜的破坏;三是改善胃黏膜血流,促进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为胃黏膜细胞的修复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四是调节胃肠运动,恢复胃肠正常的蠕动功能,减少食积、气滞等病理产物的堆积。综上所述,补中益气丸通过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既能从根本上调理脾胃功能,又能直接保护胃黏膜、抑制炎症反应,是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典药物。
二、香砂六君丸:健脾和胃,理气化痰修胃损
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脘腹胀满,嗳气食少,大便溏泄,四肢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细滑,此类症状多属脾虚痰湿、胃气不和证。此证多因脾胃气虚日久,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湿阻滞中焦,导致胃气不和,胃黏膜失于濡养而发病。
脾胃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吸收,反而化为痰湿,痰湿困阻脾胃,进一步加重脾胃功能紊乱,形成“脾虚—痰湿—胃失和降”的恶性循环,导致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逐渐发生萎缩。香砂六君丸以“健脾和胃、理气化痰”为功效,针对脾虚痰湿、胃气不和证具有显著疗效。
方中以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为脾胃气虚的基础用药,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白术为臣,健脾燥湿,与人参配伍,可增强健脾益气之力,同时燥湿以减少痰湿的生成;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与白术合用,能进一步加强健脾祛湿之功,从根源上化解痰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既能理气和胃,改善脘腹胀满、嗳气等症状,又能燥湿化痰,消除痰湿之邪;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与陈皮配伍,可增强化痰理气、和胃降逆的效果,缓解胃气上逆引起的不适;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二药合用,能增强理气和胃、化湿消食的作用,改善食少、腹胀等症状;炙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使整个方剂补而不滞、温而不燥。
现代研究发现,香砂六君丸具有保护胃黏膜、调节胃肠功能、抗炎等作用。它能促进胃黏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少胃黏膜的炎症浸润,同时调节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对于脾虚痰湿、胃气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有效保护胃黏膜,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
三、摩罗丹:和胃降逆,健脾消胀愈胃疾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若出现脘腹胀痛,嗳气频繁,烧心反酸,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细涩,多属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兼血瘀证。此证多因情志失调导致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胃,加之脾胃本身虚弱,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胃络,导致胃黏膜损伤、萎缩。
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则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和升降功能,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嗳气、腹胀等症状;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胃络失养,同时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易形成血瘀,瘀血阻滞胃黏膜脉络,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形成慢性炎症和萎缩。摩罗丹以“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为功效,对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兼血瘀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方中重用百合为君,百合甘寒,入肺胃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同时可养胃阴、和胃络,缓解胃黏膜的阴虚燥热之象;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与百合配伍,增强养阴养胃之功,滋养胃黏膜;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进一步加强养胃阴、清胃热的作用,改善烧心、反酸等症状;茯苓健脾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二药合用,健脾益气,恢复脾胃运化功能;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三药协同作用,理气和胃、化湿消食,改善脘腹胀痛、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桃仁活血祛瘀,三药合用,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改善胃络血瘀的状态,促进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修复;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二药增强理气活血止痛之功,缓解胃脘疼痛;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二药能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减少胃黏膜的出血和损伤;甘草调和诸药,使整个方剂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共奏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摩罗丹具有保护胃黏膜、抑制幽门螺杆菌、抗炎、改善胃动力等作用。它能减少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同时调节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和胃肠胀气等症状,对于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兼血瘀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有效保护胃黏膜,逆转胃黏膜的萎缩和肠化生,提高临床疗效。
以上3种中成药均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典方剂,分别针对不同的证型发挥作用。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脉等辨证论治,合理选用药物。同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还需结合饮食调理、情志调节、生活习惯改善等综合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胃黏膜,促进病情恢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论坛资料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